一口气玩了六个小时后 一口气玩了六个游戏
一、从逆风局打到顺风局
如今再提到《明末:渊虚之羽》(下称《明末》),大家对它的印象也许停留在女主“高叉大雷”的形象上,却忘记了游戏四年前首曝时的狼狈。《明末》首曝时堪称灾难的实机示范,成功把自己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,游戏海报中女主“反给抹刀”的造型遭玩家吐槽,甚至游戏一度被玩家认为是“缅北单机”骗一波就跑。
时刻一转来到三年后,《明末》带来了最新实机示范,当玩家拜拜到这款游戏时,其变化称得上是脱胎换骨。游戏的UI、动作、画面质感大幅提高,人物曼妙的身姿、姣好的面容在彼时DEI盛行时期显得尤为难得。正是由于这样的“大”提高,《明末》被玩家冠以“成功专升本的国内大学生”的称号。
当然,一款游戏光有好看的皮囊是不够的,靠“擦边”也走不远,内容才是重中之重。就在上周末,《明末》官方组织了一次线下试玩活动主题,大家17173有幸收到邀请,提前试玩了这款游戏,接下来就根据大家的尝试,和大家聊聊游戏内容到底怎样。
二、夏崎英高的恶意
在出发前往试玩现场之前,我心里还有点疑惑:到底是何等庞大的内容量,能让官方提供六个小时的试玩时刻?在一口气玩了将近六个小时后,我逐渐领会了一切。
之因此要给这么长的试玩时刻,除了游戏内容量大管饱外,根本缘故还是游戏难度偏高。尤其是地图寻觅方面,很好地还原了魂游的受苦尝试,不仅篝火点配置较少,还在地图里塞入了不少恶意设计。
当大家迈入第一章后半段,进入地宫区域后,你就会尝试到啥子是“夏崎英高的恶意”了。
各种地形、陷阱遍布地图,它们也许不会要了你的命,然而让你掉层皮也够恶心一阵了。
真正要你命的是各种小怪,它们自带附魔特效,还埋伏在地图的各个角落冷不丁地给你来一下,有拐角躲着的、地里藏着的、天上挂着的......搞得我在试玩后半段,不得不一直按下右摇杆“锁敌”。
(大红灯笼高高挂)
一些小怪拥有“超雄”体质,攻击欲望极强,招式密集,如果你没有点出对应武器技能,试图冲上去莽一下,那你很也许会被送走。
还有一些地方给了小怪一套特别豪华的配置,主打壹个“超距离火力压制+双近战拉扯”,试玩时我就在壹个位置被折磨了整整三回。
除了还原了魂游的受苦尝试外,在地图设计上,《明末》也用心打造了类似魂游一样精细的箱庭关卡。
游戏第一章设计了壹个层次丰盛、相互连通的大地图,地图中各区域靠着单给门、捷径、电梯连接,如果你仔细寻觅地图,就会发现各区域最后都能绕回到“传火祭祀场”蜀王祠,同时也更容易抵达原本相距甚远且稀少的篝火点。
(典中典之门不能从这一侧打开)
可以说,在地图设计方面基本复刻了魂游那种高压环境下“豁然开朗”的寻觅尝试。当然,如果你没有仔细寻觅,只是一味地“莽”,那地图中那些恶意满满的元素会让你的容错率变得很低,最后只剩下无尽的受苦。
三、战斗爽,但没完全爽
虽然《明末》在地图设计和寻觅尝试上很接近魂游,然而在战斗体系上,游戏给出了自己的领会——在保留了魂游“攻防博弈”战斗趣味的同时,进步人物性能,动作元素更丰盛。简单来说,游戏的战斗尝试更接近《仁王》。
《明末》的基础战斗体系和市面上其他魂游一样,有体力值的设定,玩家的攻击、闪避都需要消耗体力。在这一基础上,游戏还加入了“须羽”这一资源。
具体来讲,玩家在精准闪避或是打出武器轻攻击连段后,就能获取一层“须羽”,“须羽”可以用于施放部分法术、武技,也可以用来打出瞬发的重击。在打一些人形BOSS时,玩家就可以用闪避获取“须羽”,接着绕背来壹个瞬发重击削韧,打出处决。另外,主角可以同时携带两把武器,运用“须羽”还可以打出武器切换时的连携战技。
同时,游戏提供了一套庞大、丰盛的天赋树,可以强化武器轻重攻击、武技特效、技能流派等等。
例如,在试玩经过中我最爱用的武器“长刀”,可以通过加点可以为轻攻击最后一段附上“化解”效果,当你的最后一段轻击刚好打在敌人身上时,就能抵消敌人的攻击。
学说上来说,这套战斗体系是鼓励玩家进攻的,通过各种连段派生、武器切换连携等手段,玩家可以对怪物实现一连串的压制。
但实际尝试下来,由于体力条的限制,加上回复体力手段的匮乏,玩家很难打出一长串连段和压制,在一些BOSS面前,还是要注意攻防节拍。即便是资源全满的情况下也不要直接all in,不然很容易由于体力不够而翻车。
不过,大家暂时还无法直接给游戏的战斗体系定调,毕竟能尝试到的内容特别有限,第一章内容不过是游戏的冰山一角。
加之游戏拥有一套分支繁多、一眼望差点头的天赋树体系,说不定加点加到后期,人物数值强度上去了,武器流派、技能更丰盛了以后,玩家的进攻手段也会随之变化,能打出更多花样。
四、拓展资料
从这次线下试玩不难看出,开发商灵泽科技这四年确实下了一番苦工,游戏第一章内容已经特别完整了,如果后续章节都能保持这样的完成度,那么游戏248的定价是完全物有所值的。
从当初的“缝合怪”到如今的“大学生”,很难想象灵泽科技这四年背负了如何的压力。好在他们真的顶住了舆论的压力,把游戏打磨得尽善尽美。
曾经有很多玩家说,《黑神话》就像是《流浪地球》,它打开了那扇属于中国单机游戏的大门,而在它之后,玩家迎来的也许是《流浪地球2》,也有也许是《上海堡垒》。《明末》显然没有到《流浪地球2》的高度,但它也不会是《上海堡垒》。
这次线下试玩后,可以确定的是,《明末》不会是一部复刻《黑神话》那样现象级成功的作品,但它完全是合格的国内单机游戏接棒者。